李不言EAP系列培训扩展阅读材料
自我效能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Albert Bandura)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用以解释人在特殊情景下行为动机的产生原因。该概念被提出以后,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开始对此进行大量的研究,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但至今关于自我效能的概念界定并非十分明确,特别是在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分上,因此也给自我效能的测量及其应用研究带来了困惑。
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自我效能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是人类行为的决定性因素。班杜拉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其中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结果的推测;效能预期则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一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即对自身行为能力的推测。班杜拉发现,即使个体知道某种行为会导致何种结果,但也不一定去从事这种行为或开展某项活动,而是首先要推测一下自己行不行、有没有实施这一行为的能力与信心。所以,人的行为既受结果期望的影响,更受自我效能期望的左右。
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班杜拉等人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一)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重要的一点是,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归因于外部机遇等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自我能力等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二)替代经验或模仿
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即榜样的情况与观察者非常相似。
(三)言语劝说
指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引导,通过改变人们的知识与态度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
(四)情绪唤醒
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但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五)情境条件
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
上述几种信息对效能期望的作用依赖于对其是如何认知和评价的。人们必须对与能力有关的因素和非能力因素对成败的作用加以权衡,人们觉察到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任务的难度、付出努力的程度、接受外界援助的多少、取得成绩的情境条件以及成败的暂时模式。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这些因素作为效能信息的载体影响成绩,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影响发生的。
三、自我效能的功能
自我效能的功能主要是调节和控制行为,并通过行为调控影响行为结果。
(一)影响人对行为的选择和行为方式
当个体面对一个新的任务时,他首先会对该任务的价值进行估计,确定出是有价值的任务才会有下一步行为。那么是不是任何有价值的行为个体都会采取行动呢?这还会有另一个选择过程。当个体对自己完成该任务的能力评价很低时,他可能不会采取此行动而改为选择一个较容易达成的目标。
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到个体目标的选择,还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方式。我们在做事情时都会选择一种最有成功可能性的方式。在生活中,人都有自己做事情的方式,而且很难改变,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熟悉的行为方式最具有自我效能感。在行动的过程中,人会根据行为结果的反馈,相应地改变自我效能感,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目标与行为方式。
(二)影响人面对困难时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会影响到一个人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影响人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
与此相关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不仅动物,人也会形成习得性无助,一旦形成习得性无助,再次遇到相似的情况,便会放弃努力。分析其作用机制可以发现,只有当人把失败归结为不可控制的因素时,才会形成这种无助感。而不可控制的原因意味着自我效能感的低下。这个经典的实验很好地证明了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更容易放弃努力。
以下是一段心理咨询室里的对话——
求助者:要是我也可以做成那件事情就好了,那我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咨询师:那件事情你试着去做过吗?
求助者:我既没能力,又没资源,更没办法去做啊!
咨询师:你试着去做过吗?
求助者:没有,我直接做不成!
咨询师:你不试,怎么知道自己做不成呢?
求助者(有些不耐烦):你这人真有意思!我已经告诉你我做不成,你还让我试什么呢?!
(三)影响人们的归因方式
归因是个体解释和预测他人和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据研究,人们通常把成败结果归因于努力、能力、运气和任务难度等四大因素。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却往往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运气不好、天资不够等。
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理论,是1954年美国社会学习理论家朱利安·罗特(Julian Bernard Rotter)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罗特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对某些人来说,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这种人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称为内控者。对另外一些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称为外控者。
个体对自己的控制点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对控制点的不同认知会影响个体的情绪、期望、动机和行为,从而对其生活、工作、学习、健康等产生间接的影响。
(四)影响人的情绪状态
当我们认为做某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时,往往会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情绪饱满,主动性也更高。能力与兴趣是可以相互影响的一对概念,在某一方面能力强的人,往往也会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这在学习方面表现得很突出。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十有八九是因为在这一学科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兴趣又可以使人更加投入,获得更好的成绩,从而促进能力的增长,这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与此相似,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更有兴趣从事某一活动。在行动的过程中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对外界的信息会更加积极地进行加工,从而更有可能获得好的结果,好的结果又能起到强化作用,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解决问题之前,往往会从积极的方面去考虑问题,形成正向预期;遇到问题时,也会以一个乐观的心态看待它,较少产生焦虑。
(五)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效率
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人,总是担心自己会失败,把思想纠缠在个人缺陷和潜在困难上,导致紧张、自卑、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甚至产生无助和无所适从感,从而导致行为能力和行为效率低下;相反,有强烈自我效能感的人却把注意力集中在积极分析问题和解决困难上,他们知难而上、执著追求,在困难面前常常使得自己的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得以超常发挥,表现出优质的行为能力和行为效率。
四、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可以通过以下四条途径来培养自我效能感。
(一)增加个体对成功的体验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效能的主观判断,不是凭空做出的,而是以个体多次亲身经历同类工作而获得的直接经验为依据的,它是获得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途径,同时也是对个体已形成的自我效能感进行验证的基本途径。多次的失败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多次成功的体验则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对成功和失败的认知至关重要。爱迪生发明电灯时,曾做过8000多次实验都没有找到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有人嘲笑他说:“你已经失败了8000多次了!”爱迪生回答说:“我从来就没有失败过,我已经成功地发现8000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电灯的灯丝。”
(二)增加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与自己能力水平相当者的活动,获得的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间接评估。它是一种间接经验,它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的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就水平。
(三)语言说服
人们对自身能力的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人评价的影响,尤其当评价来自于有威信或对个体来说比较重要的人。当个体总能获得外界的关心和支持时,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班杜拉认为对个体的“无条件地积极关注”会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但是如果说服者的言语劝导与个体的实际能力不相一致时,一开始可能会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但经过验证后,反而会加剧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四)培养和调节情绪和生理状态
对生理反应的知觉会影响人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认知。高度的生理唤起水平比平静的反应会使人更不镇定、更不自信,如紧张、焦虑的情绪使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降低自我效能感。
(五)正确归因
归因对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影响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绝不仅仅是由当前的活动结果和他人的评价被动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它是由人们对先前活动结果的归因决定的。同样是失败的经验,它可能降低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而不一定降低另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如果个体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等可控因素时,他的自我效能感则不一定会下降;而当个体把失败归因于命运不好、能力不行等不可控因素时,则他的自我效能感则会下降。成功的经验能否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也取决于个体的归因方式——只有当成功被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等这种内部因素时,个体才会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把它归因于运气、机遇之类的外部原因时,则并不一定能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外部的经验与主观的认知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