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基本上从农业文明到了后工业文明时代,而欧美国家从工业文明到200——400年的时间,从工业文明到后工业文明用了近100年时间,我国用了三四十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路,一句话,在过去的三四十年中我国处于大发展、大变化、人民物质生活飞速提升的时期。同样,我国的教育发展在过去的三四十年中也基本上走完了欧美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路程,具体表现在我们现在教育的发展也从纸质课本时代经历了多媒体进入了互联网虚拟教育时代。 随着物质生活的满足,人民开始关注精神生活的诉求,追求心理上的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等高层次的需求。
(二)是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需要。
党中央站在人类历史的制高点,对我国全民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013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该包括心理援助的内容”、“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对处于职业发展特定时期或者特殊工作岗位的职工,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些法律的形式进行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界定和保障。
二.可行性分析
(一)实施这一项目的紧迫性
1.当前教师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亟待提高。根据一项针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近半数的教师心理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29.4%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问题,9.0%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问题,3.5%的教师已经患有心理疾病,这些教师普遍感到压力大,经常出现焦虑等症状。因为情绪上的波动,38.4%的教师会在工作中不自觉地流露出厌烦的情绪,21.9的教师感到上课的时候也烦躁。在工作压力方面,只有21.5%左右的教师表示没有什么工作压力,47.1%认为压力很大,但可以承受,31.4%的人认为已经无法承受。 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于教师的职业满足感下降、工作任务繁重、考核评价认识不清。子女教育、职称待遇等方面。例如,在某县一项针对全县教师对教育工作的不记名满意度调查中,反应对职称待遇、考核评价提出期望的在所提意见建议中超过8成。
2.心理健康是教师职业的根本要求。众所周知,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他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前环境、科学地调整心态,善于与人相处、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积极乐观能够自尊自制,这样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地,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身体、心理、行为的全面发展。不可忽视的是,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子女教育也越来越关注,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由于教师自身素质、学科知识体系变化、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等因素,教师自身面临一系列挑战,在践行教书育人的工作中需要越来越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包容水平。否则会因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引发教学质量下降、教师自我控制力下降等问题,当前因为教师情绪失控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报道越来越多,同时这些负面报道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对教师形象的评价,进而加重教师的职业焦虑和懈怠,最终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状态。
(二)实施教师心理关爱项目具备的条件。
1.国家和政府充分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2010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中要求“要关心职工的生产生活,注意加强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加大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的投入,帮助他们搞好自我管理、自我调适,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耐挫能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前面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该包括心理援助的内容”、“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对处于职业发展特定时期或者特殊工作岗位的职工,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各级教育部门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各级各类学习非常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情况,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类型、不同层的交流会、座谈会、组织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职工之家互助组等活动为广大教职员工排忧解难,疏导他们的心理思想问题。比如,很多学校将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在教师节、妇女节等重要节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沂水县教体局将人格心理学列入全县教师读书活动必读书目,以此来引导广大教职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该县的新进教师培训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也成为必备课程。
3.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不断发展。近年来,根据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在山东省实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中各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室。各级各类学校逐渐拥有自己的专业心理健康教师或者心理咨询师队伍,同时一大批心理学爱好者通过自学已经获取了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并在当地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中成为重要力量,比如在沂水县心理咨询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中教师占60%以上。这位实施教职工心理关爱计划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保障和物质保障。
三.组织实施
教职工心理关爱项目的实施应本着高层管理者尤其是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面向全体教职工、人文关怀等原则,以问题解决、目标达成为方向,通过全员宣传普及、针对性专题讲座及团体咨询和一对一个案解决等多种形式促使教职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从而为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健康发展提供充分人力资源保障的目标。
1.组织形式以内部管理模式为主,外部管理模式、联合管理模式为辅的形式。全员心理关爱项目主要有内部、外部和联合三种形式:内部管理模式就是项目的实施主体是学校内部的管理者、心理专业教师及相关人员,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人员相对稳定、熟悉学校的情况,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建立良好的关系,不足之处是这种管理模式的保密性不强,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尤其是一对一个案咨询过程中容易受到双重关系和保密原则执行不彻底的影响而使得咨询师的价值不能很好地恪守价值中立原则,求助者的开放度可能也会相应地降低。联合模式是指第三方机构与学校一起实施该项目,这种模式使得双方的优势都能发挥出来。外部实施模式是指整个项目全部外包给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组织实施,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是充分发挥了第三方的专业优势、保密性和员工的参与度也会很高,不足之处在于起不到合理利用当前教育系统中的专业心理咨询师队伍的潜能和锻炼选拔具有潜质的项目管理者的作用,同时也加大了项目实施成本。
2.项目的实施形式主要以心理知识宣传培训、专题讲座和团体成长咨询、一对一个案咨询三种形式为主。心理知识宣传培训是指在系统范围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集中学习、读书,还有就是充分发挥手机短信、网络等新型媒体、平台的作用,结合前期的科学调研,就广大员工普遍需要的心理知识、推荐书目、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内容进行集中的宣传推介,达到整个系统内每一个员工都能受益并且创设良好氛围的目的,同时对系统内的共性问题通过调整组织设置、工作环境设置等方式为广大教职员工营造一个身心健康工作的环境和氛围。专题讲座是指针对部分教职员工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小范围的专题讲授或者把他们统一组织起来进行团体咨询,利用这个团体内部的力量促成问题的解决。一对一个案咨询,顾名思义就是极少数教职员工存在的个别问题,由专业的咨询师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或成长。这三种模式就像一个漏斗,逐层过滤逐层解决,最终实现全体教职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都能提升。
3.方向主要集中在情绪压力管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人际关系发展、子女教育、心理知识使用技能、校园危机干预、班主任成长技能等。比如,情绪压力管理的目标是让广大教职员工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以及产生机制,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能够认识到情绪背后的积极作用,从而更好的调适自己,能够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工作、生活、继续学习;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在于引导教职员工能够站在整个工作生涯的角度上对自己的发展进行一个合理的计划,从而能够着眼长远,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下的困难或者挫折,能够用最初走上工作岗位时“初心”调适自己的焦虑或职业懈怠状态;人际关系发展是引导教师正确地认识评估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会处置人际交流沟通障碍的技能,从而能够正确地与同事、与家长、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沟通,为教师的工作生活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子女教育在于引导教师明确自己的“家长与教师”的角色界限,自觉运用心理学知识而不是单纯的权威来教育孩子,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从而赢得家庭对教师职业的支持,接触教师工作的后顾之忧;等等。
四.推广建议
学校教职员工心理关爱项目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受到政策支持力度、员工参与程度、实施者专业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同时效果反馈到教育教学成效上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再加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因而在推广实施过程中建议采用定点试验——剖析典型,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复制推广的模式进行。
1. 定点试验。有意实施这一项目的学校可以先选择一个或者几个班级(年级)处室进行,由专业人员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实施,在试验点,对项目实施中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或者新的发展方向、改革性的建议进行跟踪分析,及时进行梳理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偏,一直达到预定目标。
2.剖析典型。定点实验实验结束后,及时进行典型剖析总结,找出可以实施的共性措施,形成经验交流报告,递交学校以及其他未参与实验的单位讨论,为学校进一步推进项目进行预演。
3.复制推广。学校根据试点单位的报告以及教职员工的反应、学校当前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推进方案和工作计划,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实施。
综上所述,教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实施教职工心理健康关爱项目的时机、条件均已具备,通过实施这一项目,广大教职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改善,学校乃至整个地区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进入一个良好的互动发展状态,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