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
习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道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谛,说到了国人的心坎上。无独有偶,两会期间也有委员提出议案“无家风,不家庭”。家风、家教、家庭的话题成了时下的热点。这些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微观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的体现。它带着温度、贴近百姓、贴近生活。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家教家风建设不是新话题,从《三字经》到《朱子家训》;从左宗棠的教子名言“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到李嘉诚的家教格言“根深才能蒂固”,每个家族赋予个体的点滴,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础,会持续不断地在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渗透出来,从而滋养着社风世风。
拨开家庭系统排列神秘的面纱,越来越清晰的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他唯物的本质:那就是家教、家风的世代传承。“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良好的家教、优良的家风、严谨的家规,造就了家族成员的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使爱得以延续,顺畅的流动,系统中的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位置,都受到尊重和认可,爱在家族里蓬勃发展。精神上的富足,为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带来动力,形成良性循环,整个系统呈现和谐状态。反之,我们看到某个家族的成员不断出现认同、僭越、承接等现象,一代重复一代的命运,这就是命运的牵连。那个家道衰落或阻塞的过程,其实是它的精神力量消弭的过程,是爱的序位被打乱的过程,是代表家风的文化精髓逝去的过程。家庭系统中三个自然法则是不容违背的:序位的法则、归属的法则、平衡的法则。终归到底是爱的法则。“爱是所有问题的开始和终结。”若家族中有人意识到问题,通过家庭系统排列,呈现断裂的节点,打通阻断的关节,让爱的序位回归,凝练着爱的家风就会源远流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核心家庭取代了传统大家庭,传统的家教家规的约束力明显减弱,道德伦理资源日渐匮乏。许多年轻的父母,难以做到修身养性,很难成为合格的施教者。传统文化的回归,重温家教家风的宝贵资源,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信息的传播,每种家教、家风都有自己生动的内容和丰富的源泉,是家族传承记忆的载体,通过细致、具体、无言的身教,对人的三观和人格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能留住祖先的记忆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风,耕读传家也好,忠孝传家也罢,其中勤奋、忠诚、善良、助人......都是是最基本的美好的人伦道德感情。海灵格说“爱有自己的要求,如果你的所作所为不符合爱的要求,爱便会枯萎和死亡,而你会时时为之付出代价。”现实中正面的例子,如福建的林氏家族,在近现代培养了大批的律师、建筑师、工程师、医师、科学家和企业家,广布海内外。林家人自傲:“我们的先人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财产,却给我们留下了比金钱远为宝贵的遗产---读书受教的头脑、悲悯人类的心和对祖国的热爱。”反面的例子如山西乔家,目前空留遗韵。
良好的家风是养料,骄纵的家风是毒药,而家排是一剂解药。 |